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推动实现全体老年人享有基本养老服务。《“十四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服务体系规划》强调,扩大普惠型养老服务覆盖面,到2025年,乡镇(街道)层面区域养老服务中心建有率达到60%,与社区养老服务机构功能互补,共同构建“一刻钟”居家养老服务圈。本期邀请专家围绕相关问题进行研讨。
主持人
经济日报理论部主任、研究员 徐向梅
打通养老服务“最后一公里”
主持人:请介绍一下我国养老服务业发展状况、养老服务需求及供需情况。
胡宏伟(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社会保障研究所所长):2022年末,我国65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比达到14.9%,同比上升0.7个百分点,老龄化程度进一步加深。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了“推动实现全体老年人享有基本养老服务”这一新时代养老服务发展目标,为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提供了根本遵循。构建“一刻钟”居家养老服务圈是打通养老服务“最后一公里”,提升养老服务可及性、获得感的重要途径。
养老服务是广大人民群众现实和潜在的基本需求,特别是在当前人口老龄化进程持续加快、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背景下,养老服务也被赋予了更丰富的内涵,这就要求养老服务始终要坚持高质量发展取向,做到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为、老有所学、老有所乐,全面回应老年人各方面、多层次需求。老有所养、老有所医,偏重于老年人基本生存与生活满足,着重于提升老年人生命质量;而老有所为、老有所学、老有所乐,则注重满足老年人精神文化需求,重点在于提升老年人生活质量。
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人口老龄化逐步加深,我国对于养老服务发展重视程度越来越高,作出了加快养老服务业发展的一系列重要决策部署。一是养老服务制度框架不断完善。党中央发布养老服务政策文件10余件,民政部会同有关部门制定出台制度90余件、国家和行业标准20余件。养老服务政策制度体系的“四梁八柱”基本成型。二是基本养老服务体系不断健全。我国不断强化困难老年人兜底保障,及时将符合条件的农村高龄、失能等困难老年人纳入最低生活保障范围。截至2022年末,全国有1420万老年人享受最低生活保障,370多万老年人纳入特困人员救助供养范围,经济困难的高龄、失能老年人补贴制度实现省级全覆盖,惠及近3700万老年人。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成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三是养老服务供给不断加强、质量不断提升。养老服务市场全面放开,多层次、多样化养老服务供给格局逐渐形成。
目前,养老服务发展“9073”的结构方向日益得到各方认可,即90%左右居家养老,7%左右依托社区支持养老,3%选择入住机构养老,也就是说97%的老人选择“家门口养老”。因此,发展完善居家社区养老服务体系、提升老年人养老服务可及性、便利性成为关键,“一刻钟”居家养老服务圈的目标就是让老年人在家门口享受到丰富且专业的养老服务。
根据《“十四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服务体系规划》,我国各地区因地制宜,大力推进社区居家养老服务。
加快建设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平台。以老年群体服务需求为靶心,以满足“五有”为导向,完善生活照料、文化教育、精神慰藉等功能,并依托社区养老服务机构和设施,按照“一街道一中心,一社区一站(点)”标准,搭建以照护为主业、涵盖多样服务、辐射社区周边、兼顾上门服务的社区养老服务平台,让家门口的养老服务供给“可望且易及”,为老年人提供高质量居家社区养老服务,抖客网,进一步支持家庭承担养老的基本功能,不断满足老年人日益增长的多元化养老需求。
推动建立老年综合健康服务体系。深入推进医养和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统筹衔接区域内各层级医疗卫生机构,不断推进医疗卫生机构与养老服务机构深度合作,服务做到辐射社区、延伸至社区、嵌入社区,以满足老年人高质量健康养老需求为目标,采用传统诊疗和上门服务两种方式,建立和完善包括健康教育、疾病诊治、康复护理、长期照护等在内的老年综合健康服务体系。
推进家庭和社区适老化改造。将适老化改造与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体系相结合,将服务提供与各类助老设施改造建设相结合,满足老年人个性化养老需求,积极推进将养老服务延伸到家庭,如进行老龄化智能设备改造、老年人安全厨房改造以及老年人助浴设施改造等,政府还对贫困等失能老年家庭设施改造给予支持。
形成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网络体系。立足各地区实际,明确养老服务供给目标,推动居家、社区和机构养老融合发展,构建定位精准、功能互补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网络体系。完善多元主体参与的养老服务模式,让社会化养老服务进入家庭并支持老年人居家社区养老。大力培养社区养老志愿者队伍,积极探索“时间银行”等社区互助养老模式,推动实施“互联网+养老”行动,建立老年人信息台账、开展定期巡访关爱,使老年人在家、在社区就能享受到完善多样的养老服务,有效降低老年人居家养老意外风险,改善其养老服务体验。
“一刻钟”居家养老服务圈是发展基本养老服务的重要举措,是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的重要途径,事关老年人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有助于满足老年人多样化、多层次养老服务需求,地方政府和相关部门应持续重视,作为区域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和为民谋福祉的关键政策推进落地。
居家社区养老改革试点显成效
主持人:近年来,我国开展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取得哪些成果和经验?
王伟进(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公共管理与人力资源研究所公共管理研究室主任):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的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为响应党中央部署,民政部、财政部自2016年起启动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十三五”期间,国家先后支持5批203个试点地区发展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试点覆盖我国大陆地区全部省份。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与公办养老机构改革、敬老院改造提升等专项行动良性互动,取得积极成效。
居家和社区养老政策进一步完善。国家层面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文件,强化了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的政策导向,加大对规划、土地、财税、融资、人才等政策配套支持力度。例如,民政部联合财政部、税务总局等部门印发《关于养老、托育、家政等社区家庭服务业税费优惠政策的通告》,对社区养老服务业免征增值税,减按90%征所得税;对承受或提供房产、土地用于养老服务的,免征契税、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和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不动产登记费等费用。
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投入更加多元化。根据民政部数据,2012年至2021年,中央财政累计投入359亿元支持养老服务设施建设。“十三五”时期,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采取以奖代补方式投入50亿元支持地方开展试点工作,这些资金撬动地方投入超过180亿元、社会投资超过130亿元,形成了中央和地方、政府和市场多元投资的良好格局。2021年至2022年,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又累计投入22亿元,进一步支持84个地区开展居家和社区基本养老服务提升项目。
原标题:【构建“一刻钟”居家养老服务圈】 内容摘要: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推动实现全体老年人享有基本养老服务。《“十四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服务体系规划》强调,扩大普惠型养老服务覆盖面, ... 文章网址:https://www.doukela.com/keji/211783.html; 免责声明:抖客网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